赠贺左丞萧舍人诗
輶轩通八表,旌节骛三秦。
听歌酬(文苑作犹。)敏对,继好伫行人。
贺生思沈郁,萧弟学纷纶。
共有笔端誉,皆为席上珍。
离群徒悄悄,征旅日駪駪。
黄河分太史,一曲悲千里。
海内平生亲,中朝流寓士。
痛哉悯梁祚,于焉三十祀。
钟仪絷不归,盛宪非何已。
陇头心断绝,尔为参生死。
回首望长安,犹如⑴蜀道难。
函关分地轴,华岳接天坛。
行旃方境逝(文苑云:集作近。),去棹舣江干。
芦花霜外白,枫叶水前丹。
翔鸥方怯⑵冻,落雁⑶不胜弹。
辉辉盛王道,时务婴疲老。
九流倦耳目,十⑷年变⑸怀抱。
何以敦歧路,凄然缀辞藻。
江南有桂枝,塞北无萱草。
斗酒未为别,垂堂深自保。
听歌酬(文苑作犹。)敏对,继好伫行人。
贺生思沈郁,萧弟学纷纶。
共有笔端誉,皆为席上珍。
离群徒悄悄,征旅日駪駪。
黄河分太史,一曲悲千里。
海内平生亲,中朝流寓士。
痛哉悯梁祚,于焉三十祀。
钟仪絷不归,盛宪非何已。
陇头心断绝,尔为参生死。
回首望长安,犹如⑴蜀道难。
函关分地轴,华岳接天坛。
行旃方境逝(文苑云:集作近。),去棹舣江干。
芦花霜外白,枫叶水前丹。
翔鸥方怯⑵冻,落雁⑶不胜弹。
辉辉盛王道,时务婴疲老。
九流倦耳目,十⑷年变⑸怀抱。
何以敦歧路,凄然缀辞藻。
江南有桂枝,塞北无萱草。
斗酒未为别,垂堂深自保。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赠贺左丞萧舍人诗》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和人生感慨的作品。作者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描绘了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开篇部分,诗人提到了自己和朋友分别在各地奔波的情景。他们虽然身处不同的地方,但通过诗歌和音乐保持着心灵的交流。贺生和萧弟都是才华横溢的人,他们的文笔和学识都备受赞誉,成为席上的珍宝。然而,离别让人感到孤独,旅途也让人疲惫不堪。
中间部分,诗人用黄河、海内、中朝等地理意象,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他感叹梁朝的衰落,并且对朋友的命运感到痛心。钟仪和盛宪的故事被用来比喻朋友的困境,表达了对他们无法归来的无奈和悲伤。
结尾部分,诗人回首长安,感叹前路艰难。他用函谷关、华山等壮丽的景色,衬托出旅途的艰辛。芦花、枫叶、翔鸥、落雁等自然景象,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和生命的脆弱。诗人提醒朋友要珍惜时光,保护自己,同时也表达了对他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总结,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它不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也传递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江总
江总(519~594)著名南朝陈大臣、文学家。字总持,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张缵、王筠、刘之遴,乃一时高才学士,皆对江总雅相推重,与之为忘年友。侯景之乱后,避难会稽,流寓岭南,至陈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书侍郎。陈后主时,官至尚书令,故世称“江令”。任上“总当权宰,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由是国政日颓,纲纪不立”(《陈书·江总传》)。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灭陈,江总入隋为上开府,后放回江南,去世于江都(今江苏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