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商怨

关河愁思望处满。渐素秋向晚。雁过南云,行人回泪眼。双鸾衾裯悔展。夜又永、枕孤人远。梦未成归,梅花闻塞管。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思念远方亲人的孤独旅人,在深秋时节的愁苦心境。

开篇“关河愁思望处满”直接点出了主题:旅人站在关河(泛指边塞之地)旁,满眼都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忧愁。这里的“满”字形象地表达了愁绪的浓烈,仿佛整个视野都被思念填满。

“渐素秋向晚”进一步点明了时间和季节:深秋的傍晚,天气渐冷,暮色降临,更增添了旅人的孤寂感。

“雁过南云,行人回泪眼”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南飞的大雁从云中飞过,触动了旅人的思绪,他忍不住回头落泪。大雁南飞象征着离别和远行,与旅人的心境形成了共鸣。

“双鸾衾裯悔展”中的“双鸾衾”指的是绣有双鸾图案的被子,象征着夫妻或情侣的恩爱。这里旅人后悔展开这床被子,因为被子上的双鸾图案让他更加思念远方的爱人,感到孤独难耐。

“夜又永、枕孤人远”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感:夜晚显得特别漫长,枕边空空如也,爱人远在他乡,旅人只能独自承受这无尽的寂寞。

“梦未成归,梅花闻塞管”是词的结尾:旅人无法入眠,梦中也无法回到亲人身边,只能听着边塞的笛声,仿佛在诉说着他的思念。梅花象征着坚韧和纯洁,笛声则带来了边塞的凄凉,两者结合,更加突显了旅人内心的苦楚。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描绘深秋边塞的景色和旅人的孤独心境,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语言简洁,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动容。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