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树色冥濛

树色冥濛,山烟暮、鸟归日落。凭阑处、眼空宇宙,心游碧落。古往今来天地里,人间那有扬州鹤。幸而今、天付与青山,甘寥寞。好花木,多岩壑。得萧散,耐淡泊。把他人比并,我还不错。一曲瑶琴知此意,从前心事都忘却。况新秋、不饮更何时,何时乐。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满江红》描绘了一个人在傍晚时分,面对自然景色时的内心感受和思考。诗的开头,作者通过“树色冥濛,山烟暮、鸟归日落”几句,勾勒出一幅宁静、朦胧的傍晚景象,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接着,他用“凭阑处、眼空宇宙,心游碧落”表达了自己站在栏杆旁,放眼望去,仿佛看到了整个宇宙,内心则像飞翔在天空一样自由。

接下来的几句,“古往今来天地里,人间那有扬州鹤”,作者通过“扬州鹤”的典故,暗示了现实中并不存在理想中的完美生活,人们常常追求虚幻的东西。然而,他并不为此感到失落,反而觉得“幸而今、天付与青山,甘寥寞”,意思是幸好现在自己有青山作伴,甘愿过一种平静、寂寞的生活。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进一步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满足感。“好花木,多岩壑。得萧散,耐淡泊”,他欣赏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山石沟壑,享受这种悠闲自在、简单朴素的生活。他还比较了别人的生活,觉得自己“我还不错”,并不羡慕别人。

最后,作者用“一曲瑶琴知此意,从前心事都忘却”来表达自己通过弹琴找到了内心的平静,过去的烦恼和心事都抛在了脑后。尤其是在新秋时节,他觉得“不饮更何时,何时乐”,意思是现在正是享受生活、举杯畅饮的好时机。

整首诗词的核心在于表达一种超然物外、安于现状的生活态度。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自己对简单、宁静生活的满足和享受。他不再追求虚幻的理想,而是珍惜眼前的美好,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快乐。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人来说,也有很强的启示意义: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学会放慢脚步,享受当下,或许能让我们找到真正的幸福。

葛长庚

白玉蟾(1134~1229),原名葛长庚,世称紫清先生。北宋琼管安抚司琼山县五原都显屋上村(今海南省琼山县石山镇典读村)人。书法善篆、隶、草,其草书如龙蛇飞动;画艺特长竹石、人物,所画梅竹、人物形象逼真;又工于诗词,文词清亮高绝,其七绝诗《早春》被收入传统蒙学经典《千家诗》。所著《道德宝章》(又称《老子注》),文简辞古,玄奥绝伦,独树一帜,被收入《四库全书》。其他著作有《海琼集》、《金华冲碧丹经秘旨》、《海琼白真人语录》、《罗浮山志》、《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等。是海南历史上第一位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名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