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晚春郊外漫步的生动画面,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首联"出城才知道春天已晚,河岸绿荫浓密"点明时间地点,用"阴阴"二字巧妙传达出绿树成荫的视觉感受。颔联写景细致:小桥横跨在树桩上(■可能是"木"字旁的生僻字,指树墩),柳枝轻拂水面荡起涟漪,两个动词"横"和"拂"让静态景物活了起来。
颈联捕捉到两个动态镜头:疾风中燕子低飞,幽静树林里杜鹃啼鸣,一动一静形成有趣对比。"聒"字用得特别传神,让人仿佛听见鸟鸣回荡。尾联聚焦酴醾花(类似蔷薇的植物),说它绽放的花蕊在群芳中格外耀眼,"破"字写出花朵突然绽放的力度,"殿"字则突出它艳压群芳的姿态。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春日vlog,从出城发现春色写起,依次记录小桥、柳枝、飞鸟,最后给特写镜头到一朵惊艳的野花。诗人用精准的动词和形容词,把寻常春景写得生机盎然,尤其擅长通过小细节(如低飞的燕子、突然的鸟鸣)来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春天那种蓬勃又带着些许躁动的生命力。
汪晫
(1162—1237)徽州绩溪人,字处微。幼丧父,事母及祖母甚孝。宁宗开禧中曾游京师,后栖隐山中,结庐名环谷。郡守闻其博学多通,欲见之,以编氓辞。卒,门人私谥康范先生。尝辑《曾子全书》、《子思子全书》。有《康范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