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旧游 捡废札,得舅氏一刺,背书寓李铁拐斜街广元栈九字。栗娘夫人手笔也
叹软尘十丈,宣武城南,帽影鞭丝。
一片怀中刺,有祢生姓氏,磨灭经时。
认他腕娇书细,纸背字参差。
想研匣琉璃,笔床翡翠,暮唱朝随。
仙姿昼眠起,又菱花亲照,重扫蛾眉。
镇日凝妆坐,写家乡黄绢,江上残碑。
今日红裙乌帽,人世总长辞。
剩一尺鱼书,天涯带愁还屡披。
一片怀中刺,有祢生姓氏,磨灭经时。
认他腕娇书细,纸背字参差。
想研匣琉璃,笔床翡翠,暮唱朝随。
仙姿昼眠起,又菱花亲照,重扫蛾眉。
镇日凝妆坐,写家乡黄绢,江上残碑。
今日红裙乌帽,人世总长辞。
剩一尺鱼书,天涯带愁还屡披。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男子在整理旧物时,偶然发现一张舅舅的名片,背面有舅母写的地址。这张小纸片勾起了他对往事的回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
上阕从发现名片的场景写起: "软尘十丈"形容京城街道尘土飞扬,"宣武城南"点出老北京的地标。男子在旧纸堆里找到一张已经褪色的名片("怀中刺"),上面还能辨认出舅舅("祢生"是对舅舅的尊称)的姓氏。特别让他触动的是背面舅母娟秀的字迹,这让他想起舅母生前的生活场景——她每天对着琉璃砚台、翡翠笔架写字作画,早晚都陪伴在舅舅身边。
下阕转而描写舅母生前的形象: 清晨起床对镜梳妆("菱花"指镜子),精心描画蛾眉。她常常整天盛装坐着,抄写家乡的碑文("黄绢"指碑文)。而如今,无论穿红裙的她还是戴乌帽的舅舅,都已离世。最后回到现实,男子反复摩挲着这张带着愁绪的旧纸条,仿佛能从中触摸到逝去的时光。
全词通过一个小物件的发现,串联起对往昔家庭生活的细腻回忆。最动人的是那些生活细节:舅母梳妆、写字的身影,夫妻恩爱的日常,这些平凡场景因为永远逝去而显得格外珍贵。词人没有直接说多么悲伤,但通过"磨灭经时""人世总长辞"这些表述,让读者感受到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亲人绵长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