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其三 题青莲醉脱汾阳图(庚戌(宣统二年))
宝剑论交,钿筝顾曲,算来吾亦能狂。
大道朱楼,碧城云外彷徨。
陈词阊阖迷前路,一重重,银汉红墙。
枉教人,倚断回阑,盼断回肠。
旗亭虚按雏鬟拍,奈歌声寂寞,舞袖郎当。
便托秋弦,弹成总是清商。
英雄用武知何地,一年年,人海昂藏。
竟输他,蝶据幽花,蜂据幽香。
大道朱楼,碧城云外彷徨。
陈词阊阖迷前路,一重重,银汉红墙。
枉教人,倚断回阑,盼断回肠。
旗亭虚按雏鬟拍,奈歌声寂寞,舞袖郎当。
便托秋弦,弹成总是清商。
英雄用武知何地,一年年,人海昂藏。
竟输他,蝶据幽花,蜂据幽香。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怀才不遇的文人形象,充满壮志难酬的苦闷和对现实的不满。
上阕开头用"宝剑论交,钿筝顾曲"展现主人公文武双全的才情,但"算来吾亦能狂"透露出这种才华在现实中无处施展的无奈。"大道朱楼"、"银汉红墙"这些华丽意象,反衬出主人公在权贵门前的徘徊与碰壁。"倚断回阑,盼断回肠"生动表现了长期等待却始终不得志的痛苦。
下阕通过"旗亭虚按雏鬟拍"等场景,描写主人公试图借歌舞排遣愁绪,却发现"歌声寂寞",暗示精神上的孤独。"英雄用武知何地"直接点明怀才不遇的主题,而"人海昂藏"则凸显在茫茫人海中保持尊严的艰难。结尾"蝶据幽花,蜂据幽香"用昆虫都能找到归宿来反衬人的无处安身,形成强烈对比。
全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将个人遭遇上升为对时代压抑人才现象的批判。语言优美而富有张力,既展现了传统文人的优雅情趣,又表达了深刻的社会批判,具有典型的文人词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