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放翁逝世八百周年,四川崇州市举办文化节纪念,与会后感赋四律 其四 (2011)
百载居然夏媚夷,横流沧海到何时?
乞灵德赛儒书贱,起陆龙蛇国柄移。
先哲早言诛暴纣⑴,后贤惟喜毁宣尼。
启蒙讵料翻成魅⑵,留得荒唐劫后悲。
乞灵德赛儒书贱,起陆龙蛇国柄移。
先哲早言诛暴纣⑴,后贤惟喜毁宣尼。
启蒙讵料翻成魅⑵,留得荒唐劫后悲。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当代诗人纪念南宋诗人陆游逝世八百周年时写的,借古讽今,表达了对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深刻思考。
诗中"夏媚夷"指中国传统文化被西方文化冲击而变得媚外,"横流沧海"比喻社会乱象像泛滥的洪水。诗人质问:这种文化乱象什么时候才能停止?
第三四句说,我们向西方"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求救,却导致传统文化(儒书)被轻视。就像古代传说中龙蛇(象征变革力量)从陆地崛起,国家政权也随之更替。
五六句用历史典故:古代贤人说要讨伐暴君纣王,但现在的"贤人"却喜欢批判孔子(宣尼)。这里讽刺现代人盲目否定传统文化。
最后两句最深刻:我们原本想用启蒙思想改变社会,没想到反而制造了新的迷信(成魅),最终只留下荒唐的历史和深深的遗憾。"劫后悲"指经历动荡后的悲痛。
全诗用古今对比的手法,批评了当代社会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的偏激态度,表达了作者对文化传承断裂的忧思。诗中历史典故和现代语汇的混用,形成强烈反差,增强了批判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