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

流水行藏,浮云踪迹,茫茫碧海青天。
叹光阴易逝,岁月难延。
底事离愁别绪,抛不去、心上眉边。
愁都艳,芙蓉秋雨,芍药春烟。
堪怜。
彩毫挥脱,徒萦得蚕丝,万缕缠绵。
纵诗成白雪,舌长青练。
究与生平何补,诚不若、桃李无言。
空惆怅,瑶台十二,弱水三千。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以流水、浮云、碧海青天开篇,用流动不定的自然景象比喻人生漂泊无依的状态。光阴易逝的感叹直击人心,点出全词"时间无情"的核心主题。

"离愁别绪"二句生动形象——愁绪像粘人的小虫,赶也赶不走,总在心头眉间打转。更妙的是将愁绪具象化为"芙蓉秋雨,芍药春烟",用两种娇艳却易逝的花搭配两种朦胧的天气,把抽象的愁绪变成看得见的唯美画面。

下半阕转向对文学创作的反思。即使有生花妙笔,写出阳春白雪般高雅的诗篇,拥有青练般灵巧的辩才,这些才华对实际人生有何帮助?反不如桃李默默结果来得实在。这里藏着古代文人的普遍困惑:当理想抱负碰壁时,才华反而成了痛苦的来源。

结尾"瑶台十二,弱水三千"用神话意象收束:仙境虽美却遥不可及,就像人生总有难以跨越的障碍。全词在缥缈的惆怅中结束,留下余韵。

这首词的魅力在于:用唯美的自然意象包裹沉重的人生感慨,把"时间流逝""理想幻灭"这些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困惑,化作可以触摸的芙蓉、芍药、春雨秋烟。既保持了文人词的雅致,又传递着跨越时空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