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己卯贱辰,诸朋旧携酒见存,就登凤坪绝顶,诸公并有佳构。余既客峨眉四月,寒山落木,倍切归怀,率赋此解以应
刻丹崖峻峭,乍风雨、洗霜林。
对障岫云低,藏峰雪远,山馆高吟。
青琴。
凤弦漫理,怕清商,百感不成音。
消领樽前意好,胜游更试而今。
登临。
屐齿陟岖嵚,俊侣醉相寻。
叹玉琯年涯,金荃词笔,一样乡心。
高岑。
故园甚处,向斜阳,烟树自萧森。
招得归魂去否,夜窗一枕寒砧。
对障岫云低,藏峰雪远,山馆高吟。
青琴。
凤弦漫理,怕清商,百感不成音。
消领樽前意好,胜游更试而今。
登临。
屐齿陟岖嵚,俊侣醉相寻。
叹玉琯年涯,金荃词笔,一样乡心。
高岑。
故园甚处,向斜阳,烟树自萧森。
招得归魂去否,夜窗一枕寒砧。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峨眉山度过四个月后,面对深秋的寒山落叶,心中涌起的思乡之情。诗词以登高望远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开头几句,作者描绘了山崖的峻峭和风雨过后的霜林,营造出一种孤寂冷清的意境。接着,他提到自己在山馆中高声吟诵,仿佛在通过这种方式排解心中的愁绪。然而,当他拿起琴弦,却因为内心的百感交集而无法弹奏出清亮的音调。这种情感上的矛盾,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哀愁氛围。
接下来的几句,作者描述了与朋友们一起登高游玩的场景。他们醉意朦胧,互相寻找着彼此的身影,似乎在这种欢乐中暂时忘却了思乡之苦。然而,作者很快又回到现实,感叹时光流逝,自己的词笔也如同玉琯一样,带有一丝乡愁。这里的“玉琯”和“金荃”都是比喻,前者指时光,后者指文笔,暗示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与日俱增。
最后,作者眺望远方的故乡,却只见斜阳下烟树萧瑟,心中不禁生出一种无法归去的无奈。他想到自己是否能在梦中招回故乡的魂灵,然而夜窗外的寒砧声却提醒他,这不过是一场空想。诗中“寒砧”是指捣衣声,象征着离别与思念,进一步强化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山景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在异乡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中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也有对内心情感的真挚表达,情感深沉而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