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台子
雾敛澄江,烟消蓝光碧。
彤霞衬遥天,掩映断续,半空残月。
孤村望处人寂寞,闻钓叟、甚处一声羌笛。
九疑山畔才雨过,斑竹作、血痕添色。
感行客。
翻思故国,恨因循阻隔。
路久沈消息。
正老松枯柏情如织。
闻野猿啼,愁听得。
见钓舟初出,芙蓉渡头,鸳鸯滩侧。
干名利禄终无益。
念岁岁间阻,迢迢紫陌。
翠蛾娇艳,从别后经今,花开柳拆伤魂魄。
利名牵役。
又争忍、把光景抛掷。
彤霞衬遥天,掩映断续,半空残月。
孤村望处人寂寞,闻钓叟、甚处一声羌笛。
九疑山畔才雨过,斑竹作、血痕添色。
感行客。
翻思故国,恨因循阻隔。
路久沈消息。
正老松枯柏情如织。
闻野猿啼,愁听得。
见钓舟初出,芙蓉渡头,鸳鸯滩侧。
干名利禄终无益。
念岁岁间阻,迢迢紫陌。
翠蛾娇艳,从别后经今,花开柳拆伤魂魄。
利名牵役。
又争忍、把光景抛掷。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