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笔叹

宣城鼠须不可索,越南鸡毛不可得。
山中老颖飞上天,九馆痴髯化为石。
晴窗无复秃千枝,晓梦有时来五色。
一庭老叶扫西风,袖手空阶看蜗迹。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名为《无笔叹》,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想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笔墨的热爱以及对文人生活中无奈困境的感慨。

首句“宣城鼠须不可索,越南鸡毛不可得”,诗人用“宣城鼠须”和“越南鸡毛”来比喻珍贵的毛笔,说明这些珍贵的材料是难找的。这里诗人描绘出古代文人寻找好笔的不易,同时也暗示着好笔的稀有和珍贵。

接着,“山中老颖飞上天,九馆痴髯化为石”,诗人用奇特的想象描绘了一幅画面:山中的老毛笔似乎化为仙人飞天,而那些文人因为长久地挥毫泼墨,留下的笔迹竟化作了石块。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笔的热爱,也暗示了文人追求美好书写效果的执着和努力,但同时又带有一丝无奈和慨叹。

“晴窗无复秃千枝,晓梦有时来五色”,诗人从想象回到现实,描述了文人在晴天窗前书写时的情景,虽然没有了那些珍贵的毛笔,但也能在梦中见到五彩斑斓的笔触。这里表现出即使在现实的局限下,诗人的内心依然充满色彩和想象。

最后,“一庭老叶扫西风,袖手空阶看蜗迹”,诗人以庭院中落叶和蜗牛的足迹为背景,形象地描述了文人在秋风中孤独地书写的情景。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即使在孤独和寂寞中,文人依旧坚守着自己的艺术追求,虽然没有了理想的笔,但仍能在草稿纸上留下自己的痕迹。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笔墨的追求以及对文人日常生活的感慨,展现了古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个性特征。

胡天游

元岳州平江人,名乘龙,以字行。号松竹主人,又号傲轩。有俊才,七岁能诗。遭元季乱,隐居不仕。有《傲轩吟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