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咏先牌》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物件“先牌”的故事,通过描述它在旅途中所扮演的角色,反映了旅途中的种种情景和人物。
首句“相随万里途”,意味着“先牌”伴随旅人走过漫长的旅程,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
第二句“汝岂被名驱”,中的“被名驱”可以理解为不是为了追求名声而行,而是为了实际的需求和旅途中的便利,这暗示了“先牌”在旅途中扮演的是实际功能性角色,而非炫耀的象征。
接下来两句“挂壁疑何用,辞家不可无”,表明了“先牌”在旅途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它虽然可能只是挂在壁上的一个简单物件,但离开它,旅程将难以顺利进行。
“店翁先洒扫,津吏认称呼”,描绘的是“先牌”在旅途中受到重视的情景。旅店老板会提前打扫房间等待旅人的到来,而过河的人也会通过它确认身份,这说明“先牌”在旅途中具有辨识身份和保证安全的作用。
最后两句“举子无钱刻,惟将□⑴纸糊”,提到了“先牌”可能是举子们携带的一种类似“通行证”的证件。因为举子们可能经济状况不佳,无法刻制更昂贵的凭证,所以只能用简单的纸制物品作为证明。
整首诗通过“先牌”的视角,展现了旅途中的温暖和人情味,同时也反映了旅途中的实际需求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叶绍翁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