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明堂登歌五首 其二 歌赤帝辞

炎光在离,火为威德。
执礼昭训,持衡受则。
靡草既凋,温风以至。
嘉荐惟旅,时羞孔备。
齐缇在堂,笙镛在下。
匪惟七百,无绝终始(○同上)。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歌赤帝辞》是一首赞美火神(赤帝)的祭祀乐歌,用热烈庄重的语言描绘了夏季祭祀的场景。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理解:

1. 主题核心 诗歌围绕"火神的力量"展开——开篇就用"炎光""威德"形容火神如太阳般炽烈的威严。古人认为火神主宰夏季,诗中"靡草既凋,温风以至"正是夏季特征:草木被晒蔫,热风开始吹拂。

2. 祭祀场景 后六句像镜头一样展现祭祀现场:人们献上精美祭品("嘉荐""时羞"),穿着红色祭服("齐缇"),奏响笙和钟("笙镛")。"匪惟七百"指不仅是周朝七百年的传统,更强调祭祀精神会永远传承。

3. 语言特色 全诗用简练的四字句形成铿锵节奏,像鼓点般庄重。"执礼昭训""持衡受则"等词既表现对神明的恭敬,也暗示火神象征着人间的礼仪法则。

4. 深层寓意 表面写祭祀,实则表达古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火既带来温暖和光明("威德"),也可能造成干旱("靡草凋"),这种矛盾恰恰体现了人与自然相处的智慧。

沈约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