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岑参送别朋友崔全回乡探亲时写的,用简单自然的语言表达了真挚的情感和对友人的赞赏。
前两句"夫子不自炫,世人知者稀"是说崔全为人低调不炫耀,所以真正了解他优点的人不多。这里用"夫子"称呼朋友,既尊重又亲切。
中间四句通过两个生活场景展现崔全的品格:他来的时候和大家一起痛快喝酒(阮氏酒指洒脱的饮酒态度),走的时候穿着朴素的衣服回乡孝顺父母(老莱衣借用古代孝子老莱子的典故)。接着用"渭北草新出,关东花欲飞"的春日景象,既点明送别时间,又暗喻崔全的人生正处在充满希望的阶段。
最后两句"楚王犹自惑,宋玉且将归"借用屈原和宋玉的典故,委婉地说:就算上级一时不能赏识你的才华(像楚王不理解屈原),你也该像宋玉那样坦然地回乡。既为朋友怀才不遇感到惋惜,又安慰他回乡是好事。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喝酒、穿衣等日常细节刻画人物形象 2. 善用春景烘托离别气氛而不伤感 3. 典故用得自然,不显得掉书袋 4. 在送别中融入对朋友品格的赞美和人生际遇的感慨
这种既有真情实感,又含蓄有味的写法,正是唐诗的魅力所在。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