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乘船游览岭南清远峡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水之美和隐逸之趣。
1. 乘船浮鹢下韶水:诗人在船上,乘坐的是名为“鹢”的小船,顺流而下,来到美丽的韶水流域。这里用“鹢”这个词,显得诗意盎然,仿佛让读者也能感受到舟行之乐。
2. 绝境方知在岭南:这里提到的“绝境”,指的是景色非常美丽、幽静的地方。诗人游览至此,才真正意识到自己身处岭南,这里的自然风光如此迷人,令人流连忘返。
3. 薜荔雨馀山自黛,蒹葭烟尽岛如蓝:这两句描绘的是雨后山水的美丽景象。雨水之后,薜荔(一种植物)带着湿润的光泽,山峦显得青翠欲滴;烟雾散去,岸边的芦苇和小岛在阳光映照下,呈现出一片蔚蓝色,景色可谓如画。
4. 旦游萧帝新松寺,夜宿嫦娥桂影潭:清晨,诗人游览了新建的松树环绕的寺庙——萧帝新松寺;夜晚,他又在月亮的清辉照耀下的桂树潭旁安营扎寨。这里运用了“萧帝”和“嫦娥”这两个带有神话色彩的名字,增添了诗词的浪漫气息。
5. 不为箧中书未献,便来兹地结茅庵: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觉得不一定要完成什么功业,只要能来到这样的美好之地,就能满足内心的宁静需求。这里透露出一种返璞归真的思想境界,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简单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对自然美的感悟,展现了作者对山水之美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富有诗意的语言,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心灵宁静的人生哲学。
胡曾
胡曾,唐代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字号不详(约840—?),十分爱好游历。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滞留长安。咸通十二年(871),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掌书记。乾符元年(874),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徙荆南节度使,又从赴荆南,后终老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