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

西风忽报雁双双,人世心形两自降。
不为鱼肠有真诀,谁能梦梦立清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江边的沉思与感悟。首句“西风忽报雁双双”,通过西风和雁的意象,营造出一种秋日的萧瑟感。西风往往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时间的流逝,而雁双双则暗示着离别或思念。这一句为全诗定下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基调。

第二句“人世心形两自降”,表达了人在世间,无论是内心还是外在形象,都会随着时间、环境的变化而逐渐消磨或改变。这里的“降”可以理解为减弱或消退,反映了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奈与无力感。

第三句“不为鱼肠有真诀”,这里的“鱼肠”可能暗指某种深藏的秘密或智慧。诗人似乎在说,如果没有真正理解或掌握某种关键的道理,人很难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最后一句“谁能梦梦立清江”,描绘了一个人在清澈的江边独自站立的情景。这里的“梦梦”可以理解为一种朦胧、迷茫的状态。诗人通过这个画面,表达了对人生、对世界的深刻思考:在纷扰的尘世中,谁能保持清醒,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坚定?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人在面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时的无奈与思考,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它让读者在感受到秋日萧瑟的同时,也能引发对人生意义的深层思索。

薛涛

薛涛(约768~832年),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因父亲薛郧做官而来到蜀地,父亲死后薛涛居于成都。居成都时,成都的最高地方军政长官剑南西川节度使前后更换十一届,大多与薛涛有诗文往来。韦皋任节度使时,拟奏请唐德宗授薛涛以秘书省校书郎官衔,但因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却称之为“女校书”。曾居浣花溪(今有浣花溪公园)上,制作桃红色小笺写诗,后人仿制,称“薛涛笺”。成都望江楼公园有薛涛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