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别

掷下离觞指乱山,趋程不待凤笙残。花边马嚼金衔去,
楼上人垂玉箸看。柳陌虽然风袅袅,葱河犹自雪漫漫。
殷勤莫厌貂裘重,恐犯三边五月寒。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离别的动人画面,情感真挚而细腻。

开头两句写离别场景:主人公放下酒杯,指向远处起伏的山峦,匆匆启程,连送别的音乐都来不及听完。这里用"凤笙"(一种乐器)暗示送别的氛围,但离别太急,连音乐都显得多余。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手法强化离别之苦:马儿嚼着金饰马嚼(富贵象征)踏上征程,楼上送别的人却垂着"玉箸"(眼泪的美称)目送远去。虽然离别之地是春风拂柳的温柔景象,但远行的目的地却是葱河(西域河流)边风雪交加的苦寒之地。

最后两句是深情的叮嘱:再三嘱咐远行人不要嫌弃貂裘厚重,因为边塞地区(三边)即使在五月也可能突降严寒。这里既表达了对远行者的关切,也暗含对边塞艰苦环境的担忧。

全诗通过鲜明的冷暖对比(春柳/风雪)、动静结合(马行/垂泪),将离别的不舍与远行的艰辛融为一体,既有儿女情长的缠绵,又透露出边塞诗特有的苍凉感。最打动人的是那份朴实无华的关怀——在盛大送别场面背后,最珍贵的不过是"记得多穿点"这样接地气的叮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