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措·长年心事寄林扃

长年心事寄林扃,尘鬓已星星。芳意不如水远,归心欲与云平。
留连一醉,花残日永,雨后山明。从此量船载酒,莫教闲却春情。

译文及注释

长年心事寄林扃(jiōnɡ),尘鬓(bìn)已星星。芳意不如水远,归心欲与云平。
向往归居的心已有多年,仕途上风尘仆仆人已疲倦,双鬓如今已经白发点点。想想看追逐名利怎如平淡之水长远,我隐野的决心之大能比得上天。
长年心事寄林扃:指长久以来希望隐居的心愿。星星:鬓发花白貌。

留连一醉,花残日永,雨后山明。从此量船载酒,莫教闲却春情。
到那时将有无数一醉方休的流连,看花开花落,每日都是快乐的一天,更喜爱那雨后明媚的青山。我将用我的小船装满美酒,邀好友相聚畅饮不断,再不让美好的情景溜走,徒将我的时光空闲。
花残日永:花已凋谢,白日也更显漫长。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向往归居的心已有多年,仕途上风尘仆仆人已疲倦,双鬓如今已经白发点点。想想看追逐名利怎如平淡之水长远,我隐野的决心之大能比得上天。
到那时将有无数一醉方休的流连,看花开花落,每日都是快乐的一天,更喜爱那雨后明媚的青山。我将用我的小船装满美酒,邀好友相聚畅饮不断,再不让美好的情景溜走,徒将我的时光空闲。

注释
长年心事寄林扃(jiōnɡ):指长久以来希望隐居的心愿。
星星:鬓发花白貌。(晋)左思《白发赋》:“星星白发,生于鬓垂。”
花残日永:花已凋谢,白日也更显漫长。

赏析

这首词表现了范成大对仕宦生涯的厌倦、淡漠和对归隐山林的向往之情。上片,就云水写怀。“芳意”当指仕宦之情,“归心”则是摆脱官场的退隐之心。词人认为前者“不如水远”,后者却“欲与云平”,所以他才会“长年心事寄林扃”,无时无刻不心向往之。下片,写归隐山林的乐趣。过片三句,设想春景明媚之时,携酒出游,流连一醉,山林间必也其乐陶陶。结尾二句发誓说,从此以后我要载酒船中随意漂游,绝不把大好春光白白错过。全篇表现了一种恬淡的心境,呈现了一个散漫疏阔、洒脱不羁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这首词与辛弃疾那些豪放纵横的词相比较,便会明显地感受到另一种美。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说:“石湖词音节最婉转,读稼轩词后读石湖词,令人心平气和。”我们读这首词,便会有这种“心平气和”的感觉。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诗人长期心怀归隐山林的想法,但岁月不饶人,头发已经斑白,内心却依然渴望远离尘嚣。他感慨,自己的心情无法像流水那样绵长,却希望能像云朵一样平和悠远。

诗中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诗人沉醉于自然,流连于花残日长、雨过天晴的美景。他决定从此以后,要量船载酒,尽情享受这美好的春色,不让闲愁耽误了对生活的热爱。

这首诗词的魅力在于它通过简单的意象和朴实的语言,传达了一种对自由、宁静生活的渴望。诗人用“芳意不如水远,归心欲与云平”表达了自己无法像流水那样无拘无束,却希望自己的心境能像云一样自由自在。这种对比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挣扎和对理想的追求。

最后,诗人决定“量船载酒”,意味着他想要彻底放下世俗的束缚,尽情享受自然的美好。这种态度不仅是对生活的热爱,也是对自由的一种向往。整首诗词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读来让人感受到一种平和与宁静的力量。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