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拄着拐杖和朋友一起登高望远的场景,虽然体力耗尽但兴致不减。前两句用"杖藜"(拄拐杖)和"力虽穷"(力气用尽)这些生活化的动作,生动展现了普通人登山时的真实状态——累但快乐着。后两句则突然打开宏大视野:站在高处,万里江山尽收眼底,整个淮海地区的壮阔景象仿佛都被吞进了胸膛。这种从小处着手(登山细节)到大处着眼(山河气象)的写法,让普通读者既能感受到登山的亲切感,又能体会到胸怀天下的豪情。最妙的是"尽吞"这个动词,把无形的视野转化成了有形的吞咽动作,让"胸襟开阔"这个抽象概念变得可感可触,就像我们拍照时说"把美景装进手机"一样生动。
尤袤
尤袤(mào)(1127年—1202年),字延之,小字季长,号遂初居士,晚年号乐溪、木石老逸民。南宋著名诗人、大臣、藏书家。祖父尤申,父尤时享,治史擅诗。绍兴十八年(1148年),尤袤登进士第。初为泰兴令。孝宗朝,为大宗正丞,累迁至太常少卿,权充礼部侍郎兼修国史,又曾权中书舍人兼直学士。光宗朝为焕章阁侍制、给事中,后授礼部尚书兼侍读。卒后谥号“文简”。尤袤与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并称为“南宋四大诗人”。原有《梁溪集》五十卷,早佚。清人尤侗辑有《梁溪遗稿》两卷,刊行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