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评事赴广州使幕

征南官属似君稀,才子当今刘孝威。蛮府参军趋传舍,
交州刺史拜行衣。前临瘴海无人过,却望衡阳少雁飞。
为报苍梧云影道,明年早送客帆归。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翃为送别好友刘评事赴广州任职而作。全诗通过赞美、担忧和期盼三个层次,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首联用"征南官属似君稀"夸赞刘评事的才能出众,说像他这样有才干的官员在南方很少见。"刘孝威"是借南朝才子来比喻刘评事,既点明姓氏又暗赞其才华。

颔联描写刘评事即将赴任的场景。"蛮府参军"指广州幕府职位,"交州刺史"是虚指其将管理的地方。两句通过"趋传舍"(赶往驿站)和"拜行衣"(整理行装)的细节,生动展现了赴任前的忙碌。

颈联笔锋一转,写诗人对友人南下安危的担忧。"瘴海"指岭南湿热多病的环境,"无人过"暗示路途艰险;"少雁飞"用大雁都不愿南飞的意象,进一步强化了对南方环境的忧虑。

尾联寄托美好期盼。诗人请友人捎话给苍梧(广西梧州)的云彩:希望明年能早早送友人乘船归来。这里把云彩拟人化,用浪漫的手法表达盼归之情。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情感真挚自然:先真诚赞美友人才能,继而流露真切担忧,最后转为温暖期盼。这种层层递进的情感表达,让读者能清晰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与不舍。诗中"瘴海""雁飞"等意象的运用,既形象又富有感染力,使抽象的离别之情变得具体可感。

韩翃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