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庾司水修渭桥诗

东流仰天汉,南渡似牵牛。长堤通甬道,飞梁跨造舟。

使者开金堰,太守拥河流。广陵候涛水,荆峡望阳侯。

波生从故舶,沙涨涌新洲。天星识辩对,检玉应沈钩。

空悦浮《云赋》,非复采莲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修建渭桥的壮观场景,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和人文活动,展现了工程的宏伟和人与自然的互动。

开头用“东流仰天汉,南渡似牵牛”比喻渭水像银河一样奔流,渡口处人们如同牵牛星般聚集,将自然景观与神话联想结合,突出河流的壮阔。接着“长堤通甬道,飞梁跨造舟”用简洁的画面感呈现桥梁横跨水面、连接两岸的工程成果,其中“飞梁”二字让静态的桥梁有了动态美感。

中间部分通过“使者开金堰,太守拥河流”等句,点明官员们主持治水的功绩,同时用“广陵候涛水”“荆峡望阳侯”等地理名词,暗示治水工程辐射范围之广。随后“波生从故舷,沙涨涌新洲”巧妙对比水流冲击旧船与泥沙堆积成新陆地的自然变化,暗含“新旧交替”的深意。

结尾处“天星识辩对,检玉应沈钩”借用星象占卜和沉玉祭水的典故,含蓄表达对工程顺利的祈愿。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说“空悦浮《云赋》,非复采莲讴”——提醒人们不要只沉醉于描写云霞的华丽辞赋,而忽略了采莲民歌般的朴实劳作,点出诗歌核心:赞美劳动者和务实精神。

全诗层次分明,既有“飞梁跨舟”的视觉冲击,又有“沙涨新洲”的哲理思考,最后落脚到对实干精神的歌颂,让读者在感受工程之美的同时,也体会到朴素而深刻的生活智慧。

王褒

王褒(前90年—前51年),蜀资中(今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昆仑乡墨池坝)人。西汉时期著名的辞赋家,与扬雄并称“渊云”。王褒一生留下《洞箫赋》等辞赋16篇、《桐柏真人王君外传》 1卷,明末收集有《王谏议集》11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