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苗竹枝词 其二 猓猡四首

锦缎招魂野色宽,精夫红葬骨难寒。
未妨月没教星替,梅额新加耐德官。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猓猡,即彝族先民)独特的丧葬风俗和女性地位,充满神秘色彩和人文温度。

前两句写葬礼场景:人们用华美的锦缎为逝者招魂,在开阔的荒野举行仪式。"精夫"(部落勇士)采用红色葬仪,暗示死者灵魂炽热不灭。这里"骨难寒"是妙笔,既指红葬的视觉温暖感,又暗喻生命热度永存。

后两句转向女性视角:当月亮隐没时,星光依然延续光明,比喻部落权力交接。最惊艳的是"梅额新加"这个细节——新继位的女首领(耐德官)在额头画上梅花纹饰,既保留了民族传统(纹面习俗),又彰显女性执政的新气象。这种将自然意象(星月梅花)与人文风俗结合的写法,让严肃的权位更替显得诗意盎然。

全诗用"锦缎红葬"的浓烈、"星替月没"的流转、"梅额新加"的清新,层层递进,在短短28字中完成了从死亡到新生的生命礼赞,堪称少数民族文化的诗意标本。

舒位

(1765—1815)顺天大兴人,家居苏州,字立人,小字犀禅,号铁云。乾隆五十三年举人。家贫,游幕为生。从黔西道王朝梧至贵州,为之治文书。时勒保以镇压苗民在黔,赏其才识,常与计军事。勒保调四川为经略,镇压白莲教军,招之往,以母老路远辞归。性情笃挚,好学不倦,为诗专主才力,每作必出新意。亦善书画。有《瓶水斋集》及杂剧数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