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 江上逢北使寄书和清真
片帆直,春草连江自碧。
吴亭外飞絮乱鸦,冉冉离天可怜色。
青山恋去国。
应识长安旧客。
归鸿尽,回首暮云,一纸京书泪盈尺。
经年尚萍迹。
叹梦堕吟鞭,香冷歌席。
残花残酒过寒食。
看十里村杏,数行门柳,东风吟恨遍水驿。
甚天限南北。
幽恻。
暗怀积。
念帐镜尘空,廊屧音寂,前游到处成愁极。
但逝水光景,过风箫笛。
沉沉孤馆,更夜尽、断漏滴。
吴亭外飞絮乱鸦,冉冉离天可怜色。
青山恋去国。
应识长安旧客。
归鸿尽,回首暮云,一纸京书泪盈尺。
经年尚萍迹。
叹梦堕吟鞭,香冷歌席。
残花残酒过寒食。
看十里村杏,数行门柳,东风吟恨遍水驿。
甚天限南北。
幽恻。
暗怀积。
念帐镜尘空,廊屧音寂,前游到处成愁极。
但逝水光景,过风箫笛。
沉沉孤馆,更夜尽、断漏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江边偶遇北方来的信使,触景生情引发的思乡愁绪。全词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江景,却处处透露出孤独与哀伤。
上片开头"片帆直"三字就勾勒出孤舟远行的画面。春草连天、飞絮乱鸦这些本该明媚的春景,在游子眼中却成了"可怜色"。望着归鸿远去,手中捧着家书却泪湿衣襟——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漂泊者对故土的眷恋。
中片通过"残花残酒过寒食"的细节,点明时令又暗含落寞。十里村杏、数行门柳这些寻常景物,在作者眼中都成了触动愁绪的媒介。"甚天限南北"一句直抒胸臆,道出地理阻隔带来的痛苦。
下片"帐镜尘空"等句通过闺房器物积尘的细节,暗示家中亲人久别。最后"沉沉孤馆,更夜尽、断漏滴"以深夜滴漏声作结,将孤独感推向极致。全词就像一部慢镜头电影,用一个个充满诗意的画面,层层递进地展现了游子思乡的缠绵愁绪。
郑文焯
郑文焯(1856~1918)晚清官员、词人。字俊臣,号小坡,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鹤道人,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