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香

疏林渐秃。
正翠竹晚寒,深院人独。
记得羞蛾乍见,鬓烟低绿。
缠绵金缕秋娘恨,散相思、酒边哀曲。
可怜无奈,一更更鼓,替伊匆促。
自送了、花阴绣毂。
怅芳草凄迷,空忆裙幅。
忍数清辉,三五艳龄十六。
袖中留取烟罗帕,断肠诗题遍谁读。
别来愁味,只须问我,画屏残烛。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桂枝香》描绘了一个人在深秋夜晚的孤独与思念,情感细腻而深沉。

开头,“疏林渐秃”描绘了秋天树木凋零的景象,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正翠竹晚寒,深院人独”则进一步点出了时间——傍晚,地点——深院,以及人物的状态——孤独。竹林在晚风中显得寒冷,更突出了人物的孤寂。

接下来,“记得羞蛾乍见,鬓烟低绿”回忆了过去与心上人初次相遇的情景。女子羞怯的模样和低垂的发丝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这种美好的回忆却带来了“缠绵金缕秋娘恨,散相思、酒边哀曲”,表达了相思的痛苦和无奈。秋天的哀愁和酒后的伤感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到无比的沉重。

“可怜无奈,一更更鼓,替伊匆促”则通过更鼓声的催促,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无法挽回的遗憾。更鼓声仿佛是时间的脚步,提醒着主人公离别的痛苦。

“自送了、花阴绣毂”回忆了送别时的场景,花阴下的马车离去,留下了无尽的惆怅。“怅芳草凄迷,空忆裙幅”则通过芳草的凄凉,表达了对已逝美好时光的怀念。

“忍数清辉,三五艳龄十六”进一步回忆了过去的美好时光,清辉的月光下,女子年轻美丽的容颜仿佛还在眼前。“袖中留取烟罗帕,断肠诗题遍谁读”则通过留存的手帕和断肠的诗句,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深深留恋。

最后,“别来愁味,只须问我,画屏残烛”以画屏和残烛作为象征,暗示了主人公在离别后的无尽愁思。画屏上的图案和残烛的光影,仿佛在诉说着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痛苦。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抒情,展现了一个人在深秋夜晚对逝去爱情的无限怀念与痛苦。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同身受。

黄燮清

黄燮清(1805~1864)晚清诗人、剧作家。原名宪清,字韵甫,号韵珊,又号吟香诗舫主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