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以水仙花为引子,实际上写的是深闺女子的相思之苦。全词用细腻的比喻和凄美的意象,把女子的孤独与思念写得入木三分。
上阕开头"玉肌消瘦"用拟人手法,把水仙花比作消瘦的美人,花香从骨子里透出来。这里明写花香,暗写女子因相思而憔悴。"银台金盏"本是形容水仙花的形态,但女子说这不是酒,暗示她借酒消愁却愁更愁。"天寒翠袖"更凸显她的孤寂,在寒冷中无人相伴。
下阕用典故深化相思主题。"遗珠"暗喻被辜负的深情,女子在江边怅然若失。"蓝桥"是唐人传奇中情人相会之地,她只能在梦中寻找慰藉。结尾"风清月惨"的夜景烘托出凄凉氛围,连灵魂都为相思而碎,却不知谁能抚慰。
全词妙在处处写花,实则句句写人。把水仙的清雅与女子的高洁相映衬,用花的孤傲暗喻人的坚贞。最动人的是那种求而不得、却又执着不悔的深情,在清冷的意境中显得格外炽热。
白朴
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