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观法师塔

五六百年内,金躯亦化尘。
方知新冢上,尽是古人身。
白发争名急,青山送骨频。
除师灵塔外,一一好沾巾。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道出了生命轮回和名利虚幻的深刻哲理。

前四句像一组历史快照:五六百年看似漫长,但连金身佛像都会化为尘土。新建的坟墓下面,埋的其实都是古人的遗骨。这里用"新冢"和"古人"的对比,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真相——每个时代的人都在重复着相同的归宿。

五六句笔锋转向现实:人们为争名夺利急白了头发,而青山(象征自然)却不断接收着新的尸骨。这两句像一面照妖镜,映照出名利的虚妄——生前拼命争夺的东西,死后一样都带不走。

最后两句尤其耐人寻味:除了法师的灵塔(象征超脱),其他凡俗之事都值得流泪。这里的"沾巾"不是为逝者流泪,而是为沉迷名利、看不破生死的世人感到悲哀。诗人用"一一"这个词,暗示这种悲剧在不断重演。

全诗就像一位看透世事的老人,用平实的语言告诉我们:生命短暂如白驹过隙,执着名利不如追求精神超脱。这种跨越时空的人生感悟,至今读来仍能让人心头一震。

释遵式

释遵式(九六四~一○三二),俗姓叶,字知白,天台宁海(今属浙江)人。少投东山义全出家,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从宝云义通受业。淳化初,居宝云讲席。真宗咸平中,归天台。大中祥符中,历居景德寺、杭州昭庆寺讲席。后居复兴故天竺寺,赐号慈云。著《净土忏法》、《金光明》、《观音》诸本忏仪行世,又号慈云忏主。仁宗明道元年卒,年六十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