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行寄王善父
炎云六月光陆离,人在闽南餐荔枝。
荔枝日餐三百颗,红绿亚林欺众果。
绛罗系树蜡封蒂,尚食擎盘献青琐。
涪州岁贡与此同,意昔移根来汉宫。
天生尤物不用世,沾洒蜑雨吹蛮风。
蛮风蜑雨振林薮,西域蒲萄秋压酒。
劝君莫近杨太真,传说骊山尘污人。
荔枝日餐三百颗,红绿亚林欺众果。
绛罗系树蜡封蒂,尚食擎盘献青琐。
涪州岁贡与此同,意昔移根来汉宫。
天生尤物不用世,沾洒蜑雨吹蛮风。
蛮风蜑雨振林薮,西域蒲萄秋压酒。
劝君莫近杨太真,传说骊山尘污人。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荔枝行寄王善父》这首诗,通过描绘荔枝的丰饶和美丽,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感慨。
首先,诗的开头描绘了炎热的六月天,作者身处闽南,尽情享用荔枝的场景。荔枝日餐三百颗,不仅展现了荔枝的丰盛,也体现了作者对这种水果的喜爱。红绿相间的荔枝挂在树上,显得比其他水果更加诱人,仿佛在炫耀自己的美丽。
接着,诗中提到了荔枝的珍贵,甚至被用来进贡给朝廷。这里,作者通过荔枝的历史背景,暗示了这种水果在古代的尊贵地位。同时,也让人联想到荔枝从遥远的涪州被移植到汉宫的故事,增添了荔枝的神秘和传奇色彩。
然后,作者感叹荔枝这样美好的事物,却并未被世人所利用,而是任由它在自然中生长,受到风风雨雨的洗礼。这种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最后,诗中提到了西域的蒲萄,用来压酒,与荔枝形成了对比。作者劝诫人们不要像杨贵妃那样沉迷于享乐,因为传说中骊山的尘土会污染人。这里,作者通过历史人物杨贵妃的故事,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不要被物质享受所迷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荔枝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好和历史的厚重,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比和象征,诗人巧妙地将自然、历史和个人感悟融为一体,使这首诗既富有画面感,又具有深远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