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赞

丹青写出,剩却一个。
窦入布衫,著著便破。
土面灰头那畔地,水墨观音解推磨。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自赞》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巧妙的比喻,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生活的态度。

首先,“丹青写出,剩却一个”可以理解为画家用画笔描绘世间万物,但最终剩下的只有自己。这暗示了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人最终要面对的其实是自己,需要回归内心,找到真正的自我。

接着,“窦入布衫,著著便破”描绘了一个穿着破旧布衣的形象。这里的“窦入”可以理解为“钻进”,意思是衣服破旧到仿佛随时会裂开。这种形象表达了一种不在乎外表、不追求物质享受的生活态度,强调了内心的自由与超脱。

“土面灰头那畔地”进一步描绘了一个不修边幅、接地气的形象。这里的“土面灰头”可以理解为满身尘土,形容一个人在田间劳作或与自然亲近的状态。这种形象反映了与自然和谐共处、不被世俗束缚的生活境界。

最后,“水墨观音解推磨”用了“水墨观音”这个意象,观音菩萨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慈悲与智慧的象征。而“推磨”则是一种日常的劳作。这句诗巧妙地将神圣的观音与平凡的推磨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即使是神圣的存在,也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意义和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破旧、不修边幅的形象,表达了超脱世俗、回归自然、自在生活的人生哲学。它告诉我们,真正的自由不在于外在的华丽,而在于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释道昌

释道昌(一○八九~一一七一),号月堂,又号佛行,俗姓吴。霅之宝溪(今浙江吴兴)人。年十三祝发,逾二年谒妙湛于道场寺,悟彻。于是以遍参为志,游淮楚湖湘间,依长灵卓、保宁玑、圆悟勤诸大宗师。年二十三归省妙湛于净慈寺,俾掌藏为众说法。又补穹窿瑞光,迁育王。高宗建炎中退席。绍兴初居间中大吉,徙秀峰龟山,移金陵蒋山,奉旨擢径山灵隐。三十一年(一一六一),退藏灵泉。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四),主临安府净慈寺。七年卒,年八十三。为青原下十四世,雪峰妙湛思慧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二、《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