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简文帝赛汉高帝庙诗①

山宫类牛首,汉寝若龙川。
玉碗无秋酎,金灯灭夜烟。
丹帷迫灵岳,绀席下群仙。
堂虚沛筑响,钗低戚舞妍。
何殊后庙里,子建作华篇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古老庙宇的景象,充满神话色彩和历史联想。

开头两句用比喻手法,将庙宇所在的山比作“牛首”(传说中黄帝的陵墓形状),把汉代皇帝的陵寝比作“龙川”(暗指帝王长眠之地),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氛围。

中间四句通过细节描写庙宇内的场景:玉碗里没有祭酒(暗示庙宇荒凉),金灯熄灭(象征香火冷落),红色帷帐靠近神山,深青色的坐席上仿佛有仙人降临。这里虚实结合,既有现实观察,又有想象空间。

接着用两个历史典故:庙堂空旷中仿佛响起刘邦(沛公)击筑的声音,后妃的舞姿像戚夫人般动人。诗人通过听觉和视觉联想,让荒废的庙宇瞬间“活”了过来。

最后两句点题,说这场景和曹植(子建)在神庙里写华丽诗篇的情形很相似。全诗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再辉煌的过去,最终都化为寂静,唯有诗篇能留住片刻的神韵。

核心魅力:诗人用细腻的笔触让废墟“说话”,将眼前的荒凉与记忆中的繁华交织,让人感受到时间的力量和文学的永恒。

徐陵

徐陵(507~583)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徐摛之子。南朝梁陈间的诗人,文学家。早年即以诗文闻名。八岁能文,十二岁通《庄子》、《老子》。长大后,博涉史籍,有口才。梁武帝萧衍时期,任东宫学士,常出入禁闼,为当时宫体诗人,与庾信齐名,并称“徐庾”,与宋朝郭茂倩并称“乐府双壁。”入陈后历任尚书左仆射,中书监等职,继续宫体诗创作,诗文皆以轻靡绮艳见称。至德元年去世,时年七十七,赠镇右将军、特进,其侍中、左光禄、鼓吹、侯如故,谥曰章。 有四子:徐俭,徐份,徐仪,徐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