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怨慢 春雨
小楼外、丝丝缕缕。
也似楼头,个侬情绪。
搅幕萦帘,惹人愁恨甚时住。
夜香笼袖,妆才罢、天还暮。
拟细炙鹅笙,笙亦为春寒,凤嘴偏努。
小屏风几叠,瞥见重重南浦。
因思江上,算今夜、有人羁旅。
纵有日、赊到春晴,晴不得、腮边红雨。
怎能勾、梨花门掩,双双笑语。
也似楼头,个侬情绪。
搅幕萦帘,惹人愁恨甚时住。
夜香笼袖,妆才罢、天还暮。
拟细炙鹅笙,笙亦为春寒,凤嘴偏努。
小屏风几叠,瞥见重重南浦。
因思江上,算今夜、有人羁旅。
纵有日、赊到春晴,晴不得、腮边红雨。
怎能勾、梨花门掩,双双笑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春雨绵绵的夜晚,小楼外的雨丝仿佛也在讲述着楼里人的情绪。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女主人公在春雨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愁绪,以及对远方旅人的思念。
细腻描绘: - “小楼外、丝丝缕缕”:小楼外面,绵绵的细雨如丝,仿佛在默默地讲述着什么。 - “也似楼头,个侬情绪”:这些雨丝就像楼上的我,带着一种复杂的情绪。 - “搅幕萦帘,惹人愁恨甚时住”:雨声搅动着窗帘,让人感到愁绪难消,何时才能停歇?
傍晚的场景: - “夜香笼袖,妆才罢、天还暮”:夜色渐浓,香炉里的香气飘散,刚化好妆,天色已晚。 - “拟细炙鹅笙,笙亦为春寒,凤嘴偏努”:想到要用温暖的鹅笙烤火,可是春寒难耐,吹着吹着,笙的声音也像是在抗争着寒冷。
回忆与思念: - “小屏风几叠,瞥见重重南浦”:眼前小屏风上的画面,仿佛看见了南浦的景色,触动了对远方旅人的思念。 - “因思江上,算今夜、有人羁旅”:想起江上,今夜有人在外漂泊。 - “纵有日、赊到春晴,晴不得、腮边红雨”:就算等到春晴,那也止不住脸颊上的泪水如花瓣般飘落。
愿望与期盼: - “怎能勾、梨花门掩,双双笑语”:多么希望,门紧闭,梨花盛开,有那两人相拥而笑的温馨场景。
整首词通过对春雨的细腻描绘,以及女主人公对远方人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愁绪和美好的愿望。通过具体场景和细腻情感的描写,将读者带入那个春雨绵绵的夜晚,感受到那份复杂的情感。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