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笛 秋雾
冥漾里,天际惟闻雁时语。
登高约近增惆怅,怕隔断钿车旧路。
记残月笼鞭,斜阳唤渡,几番迷误。
烟树,昏如暮。
料影障芦江,认帆何处?
横波怨汝,短长桥与遮住。
怕教望见残阳缕。
又暗向、西风泪注。
想润透,彩云衣,犹倚江枫不去。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月下笛 秋雾》描绘了秋天雾霭笼罩下的山水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思乡和感伤情绪。
开头,“十里埋山,瞢腾似梦,渐将成雨”描绘了浓雾弥漫的景象,山峦被雾气遮蔽,仿佛一切都沉浸在梦境中,雾气厚重到似乎快要化作雨。这种模糊不清的景色让人感到迷茫和惆怅。
接下来,“冥漾里,天际惟闻雁时语”进一步渲染了雾气中的孤寂感。在朦胧的雾气中,只能听到天空中大雁的叫声,这声音像是远方的呼唤,勾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登高约近增惆怅,怕隔断钿车旧路”表达了诗人登高远望时的复杂心情。虽然登高可以看得更远,但雾气的阻隔让诗人感到更加惆怅,因为他担心雾气会阻断他回家的路,仿佛隔断了与过去的联系。
“记残月笼鞭,斜阳唤渡,几番迷误”这几句则回忆了过去的迷茫和困惑。诗人在雾气中迷失方向,回忆起曾经在残月下、斜阳中的渡口,多次迷失的经历,增添了对未来的不安。
“烟树,昏如暮。料影障芦江,认帆何处?”继续描绘雾气中的景象,树木在雾中显得昏暗,仿佛黄昏已至。诗人想象着雾气遮蔽了江面,难以辨认远处的船只,进一步加深了迷茫感。
“横波怨汝,短长桥与遮住”中,诗人将雾气拟人化,仿佛它在怨恨诗人,故意遮住了桥梁,阻碍了诗人的视线和归途。这种拟人手法让雾气显得更加生动,也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无奈。
“怕教望见残阳缕。又暗向、西风泪注”表达了诗人对看到残阳的恐惧,因为残阳往往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西风中,诗人暗自流泪,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感伤。
最后,“想润透,彩云衣,犹倚江枫不去”则用彩云和江枫的意象来寄托诗人的思念。诗人想象着彩云般的衣裳被雾气打湿,依然依偎在江边的枫树上,不愿离去。这象征着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在秋雾中的迷茫、思乡和对时光流逝的感伤。雾气的笼罩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象征,表达了人在面对未知和离别时的复杂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