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诗

斗大黄金印,天高白玉堂。
不因书万卷,那得近君王。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了一个很现实的道理:读书是普通人逆袭的捷径。

前两句"斗大黄金印,天高白玉堂"像电影镜头一样,先给我们展示了古代成功人士的标配——拳头大的黄金官印(权力象征)和高耸入云的豪华办公楼(地位象征)。这种夸张的描写让人直观感受到当官有多威风。

后两句突然转折,说这些好东西不是白给的。用"不因...那得..."这个句式,像揭谜底一样点破:要不是读破万卷书,你连皇帝的面都见不着。这里没说读书有多高尚,而是很实在地告诉读者:读书是接近权力中心的敲门砖。

全诗最妙的是用对比手法。把"黄金印""白玉堂"这种具体奢华的物品,和"书万卷"这种需要吃苦的积累放在一起,让人立刻明白——眼前的荣华富贵,都是用背后的寒窗苦读换来的。就像现在人说"人前显贵,人后受罪"一个道理。

诗人没说半句"你要好好学习"的大道理,但通过这种视觉化的对比,让每个读者自己得出"必须用功读书"的结论,比单纯说教高明多了。

朱翊钧

朱翊钧(1563年—1620年),即明神宗,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垕第三子,生母孝定太后李氏。隆庆二年(1568)三月十一日被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明神宗崩,终年56岁,庙号神宗,谥号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葬十三陵之定陵。 死后由长子朱常洛继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