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万州当可以洞庭春色遗王子载盖用安定郡王遗法也子载招予饮为赋之

秋风洞庭波,霜落洲渚出。
黄芦半倾倒,江树无复色。
独馀千木奴,后皇所嘉植。
芳辛有馀味,不减玉斝沥。
可令披黄苞,以甘授欢伯。
酿成无边春,吞此云梦泽。
犹持陶家轮,断取李衡宅。
纳之瓮盎中,未觉宇宙窄。
方当玉腴熟,溜溜糟床滴。
尚带含霜容,未饮香满室。
味夺桑落醇,色轻蒲萄碧。
夷考无前闻,畴能妙仪狄。
流传自王家,遗法后世得。
不宜博凉州,时可饷宾客。
辍餐茗战罢,持用解水厄。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用洞庭湖特产酿制美酒的过程,展现了从采摘原料到酿成佳酿的生动画面,充满了生活情趣和文人雅兴。

开篇用"秋风洞庭波"四句勾勒出深秋洞庭湖的萧瑟景象:湖水起波澜,霜降后沙洲显露,芦苇倒伏,树木凋零。这种萧条中突然跳出"千木奴"(柑橘)的鲜亮形象,形成强烈视觉对比。

中间部分详细描写酿酒过程:剥开黄色果皮,将甘甜果肉交给"欢伯"(酒神),酿出的美酒能吞下整个云梦泽。这里用夸张手法表现酒量之大,又用陶渊明的酿酒和李衡的橘园典故,显示酿酒传统的悠久。

接着描写酒熟时的诱人场景:酒液从糟床滴落,还没喝就满室飘香。诗人用对比手法说这酒比著名的桑落酒更醇厚,颜色比葡萄美酒更清透,强调其独特品质。

最后点明这是王府流传的秘方酿制,适合招待宾客。结尾处诗人放下茶杯,准备用这美酒来解"水厄"(指饮茶过多导致的不适),在幽默中展现对美酒的期待。

全诗把寻常的酿酒过程写得诗意盎然,通过鲜活的比喻和恰当的典故,将洞庭秋色、酿酒传统、品酒雅趣完美融合,展现了宋代文人生活中将日常提升为艺术的情趣。

晁公溯

晁公溯:一作晁公遡,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公武弟。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施州通判,绍兴末知梁山军。宋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著有《嵩山居士文集》54卷,刊于乾道四年,又有《抱经堂稿》等,已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