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中秋月次姚孝宁韵
冰轮驾海,破寒烟、万点苍山凝绿。清逼嫦娥秋殿静,桂树香飘金粟。万顷琉璃,一天素练,光彻飞琼屋。楚云无迹,萧萧梦断银竹。都胜三五寻常夜,高河新泻下,雪波霜瀑。臂冷香销成独坐,顾影□愁千斛。燕子楼空,凤箫人远,幽恨悲黄鹄。夜阑漏尽,梅花声动湘玉。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念奴娇 中秋月次姚孝宁韵》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景象,充满了孤寂与思念的情感。
开篇用“冰轮驾海”形容月亮像一轮冰冷的圆盘悬挂在海面,照亮了寒烟笼罩的群山,给人一种清冷而壮丽的感觉。接着提到嫦娥,传说中的月宫仙子,通过“秋殿静”和“桂树香飘金粟”进一步烘托出月宫的神秘与幽静。
“万顷琉璃,一天素练”将月光洒在大地上的景象比作万顷琉璃和洁白的丝绸,形象地展现了月光如水、天地一色的美丽画面。“光彻飞琼屋”则形容月光洒在房屋上,仿佛使整个建筑都变得晶莹剔透。
接下来,“楚云无迹,萧萧梦断银竹”借用楚地的云和竹子的意象,表达了梦境被打破的孤寂感。中秋之夜本应团圆,但诗人却感到孤独,梦境也被现实打断。
“都胜三五寻常夜”说明中秋之夜比平常的夜晚更加特别,接下来的“高河新泻下,雪波霜瀑”则描绘了河水在月光下如雪如霜般流淌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清冷的氛围。
“臂冷香销成独坐,顾影□愁千斛”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愁绪。他独自坐着,感到寒意与寂寞,愁绪如同千斛重,沉重无比。
“燕子楼空,凤箫人远”借用燕子楼和凤箫的典故,暗示了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思念。燕子楼是古代爱情故事中的象征,凤箫则是表达思念的乐器,两者结合,更增强了思念之情。
“幽恨悲黄鹄”借用黄鹄的意象,表达了深深的遗憾与悲伤。最后,“夜阑漏尽,梅花声动湘玉”描绘了深夜的寂静,梅花的声音仿佛在敲打湘玉,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波动与无法平静的情感。
总体来看,这首诗词通过中秋之夜的清冷景象,表达了诗人孤独、思念与愁绪的情感。诗中有对月光的美丽描绘,也有对远方之人的深切思念,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张玉娘
张玉娘(1250 ~1277),字若琼,自号一贞居士,处州松阳(今浙江松阳)人。南宋女词人。出身仕宦世家。自幼聪慧异常,工女红,好读书,过目成诵。擅诗词,时人以汉班昭比之。她自幼饱学,敏慧绝伦,诗词尤得风人体。与李清照、朱淑真、吴淑姬并称“宋代四大女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