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怀次郝宰韵

镜里频看白发生,一身三岁离南京。
力辞敢谓官非贵,自顾深惭学未成。
亦欲匡时希董仲,不将稽古羡桓荣。
支离留得残形在,尊酒无人独自倾。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一位中年官员的内心独白,用平实的语言道出了职场与理想的矛盾。我们可以从四个层面来理解:

1. 岁月流逝的焦虑 开篇用"照镜子看见白发越来越多"的生活化场景,暗示三年外放任职的孤独。这种对衰老的敏感,实际是担忧抱负未展而年华已逝。

2. 职场中的矛盾心理 诗人嘴上说"辞官不是因为嫌职位低",但"惭愧自己学问不够"的坦白,暴露了知识分子的典型纠结——既想保持清高,又担心能力配不上位置。

3. 理想与现实的拉扯 他想效仿古代名臣董仲舒匡扶社稷,却不愿像桓荣那样靠钻研古书升官。这种对比揭示现代人也面临的困境:要实用主义地攀爬,还是坚持理想主义?

4. 孤独的自我和解 最后以"身体垮了但还活着,没人陪就自己喝酒"收尾,那种带着苦笑接受不完美的豁达,很像今天中年人加班后独酌解压的场景。

全诗的魅力在于真实。没有刻意美化官场生活,而是展示了一个普通人面对事业瓶颈、年龄危机时的复杂心态。其中对自我价值的怀疑、对理想的坚持,以及最终与不完美自我达成的和解,都能让现代读者产生强烈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