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雪满群山 至日早起,登北台看雪

绛鹤晨严,红麟朝爇,玉楼高不胜寒。
荔香欲动,梨花方酽,凤城约略春还。
北台双马耳,隔银海、凭高试看。
汉宫卅六,飞琼弄玉,犹是在人间。
浑不似、唐家平蔡日,又雾沈蛮峤,冰合鲸川。
洛阳城里,蓬门如水,何人唤起袁安。
且斟千日酒,为桥北、梅花破颜。
夜来须记,瑶台月在群玉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冬至早晨登高看雪的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冬日雪景的壮美与宁静。

诗的开头,“绛鹤晨严,红麟朝爇”,用“绛鹤”和“红麟”这两个神话中的形象来比喻清晨的寒冷和晨光的美丽。接着,“玉楼高不胜寒”一句,既写出了高楼的寒冷,也暗示了作者登高远眺的孤寂感。

然后,作者用“荔香欲动,梨花方酽”来描绘春天的气息,虽然是在冬日,但似乎已经能感受到春天的临近。北台的景色在雪中显得格外美丽,作者用“北台双马耳,隔银海、凭高试看”来形容雪后的北台,银装素裹,宛如仙境。

接下来,作者联想到汉宫的繁华景象,宫殿中的飞琼、弄玉,仿佛还在人间,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永恒。随后,作者对比了唐家平蔡日的景象,感叹现今的雪景与往昔大不相同。洛阳城里的蓬门如水,象征着普通百姓的生活,袁安卧雪的典故则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作者以“且斟千日酒,为桥北、梅花破颜”来表达自己的豁达与乐观,尽管天气寒冷,但依然可以享受美酒与梅花的美丽。结尾的“夜来须记,瑶台月在群玉山”则再次强调了雪景的梦幻与宁静,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冬日雪景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