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一个炎热的夏日去太平寺游玩,晚上回家对着月亮喝酒的场景,充满了闲适自在的禅意。
上片写寺庙里的清凉幽静:古老的佛殿旁,苍劲的松树随意伸展;禅房里孤云缭绕,显得格外清幽。午后的风带着茶香吹来,让人昏昏欲睡,连石枕都不用,自然就凉快了。这里用"茶声破睡"特别生动,仿佛能听到煮茶的水声,闻着茶香,暑气都消散了。
下片写回家后的惬意:白天在寺庙看着枯木独坐,心里想着白莲的清净。晚上回家时,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中央,正好可以小酌几杯,享受这超脱世俗的悠闲。"逃禅"不是真的逃避,而是用喝酒的方式体会禅意,显得很随性。
全词最妙的是把炎热夏天写得这么清凉舒服,从古寺的幽静到月下的独酌,都透着一种不紧不慢的生活趣味。作者不用刻意说理,只是淡淡地描写景物和感受,就让人感受到他淡泊自在的心境。特别是最后对着月亮喝酒的画面,既风雅又有生活气息,把禅意和日常完美融合在一起。
蔡松年
蔡松年(1107~1159)字伯坚,因家乡别墅有萧闲堂,故自号萧闲老人。真定(今河北正定)人,金代文学家。宋宣和末从父守燕山,宋军败绩随父降金,天会年间授真定府判官。完颜宗弼攻宋,与岳飞等交战时,蔡松年曾为宗弼“兼总军中六部事”,仕至右丞相,封卫国公,卒谥“文简”。松年虽一生官运亨通,其作品在出处问题上却流露了颇为矛盾的思想感情。内心深处潜伏着的民族意识使他感到“身宠神已辱”,作品风格隽爽清丽,词作尤负盛名,与吴激齐名,时称“吴蔡体”,有文集《明秀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