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处诸公招同樊茗楼按察游积水潭二首 其二

对岸乔林付爨烟,荷花愈少愈堪怜。
明知不是沧桑事,但惜西涯变稻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积水潭一带的景色变化,流露出诗人对自然景观消逝的惋惜之情。

前两句写实景:河对岸高大的树木被砍伐当柴烧("付爨烟"),湖中荷花越来越少,反而更惹人怜爱。这里用"愈少愈堪怜"的反常心理,突出诗人对残存自然之美的珍视。

后两句抒情:诗人明知这些变化算不上沧海桑田的巨变("沧桑事"),但还是为"西涯"(积水潭西岸)变成稻田感到惋惜。这里的"明知...但惜..."句式,生动展现了理性认知与情感倾向的矛盾,突显了诗人对城市扩张侵蚀自然景观的无奈。

全诗通过今昔对比,以平实语言道出了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环境忧思。诗人没有大声疾呼,而是用"堪怜""但惜"等温和词汇,让读者在淡淡的伤感中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含蓄的表达反而更具感染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