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盈盈楼上女

夫婿久离别,青楼空望归。妆成卷帘坐,愁思懒缝衣。
燕子家家入,杨花处处飞。空床难独守,谁为报金徽。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女子在丈夫长期离家后的孤独与愁思。

首句“夫婿久离别,青楼空望归”直接点明了女子的处境:她的丈夫已经离开很久了,她独自在闺楼中苦苦等待,却始终不见他归来。这里的“青楼”并不是指风月场所,而是指女子居住的精致楼房。

接下来,“妆成卷帘坐,愁思懒缝衣”进一步刻画了女子的心境。她虽然梳妆打扮好了,但却无心欣赏外面的风景,只是卷起帘子,呆呆地坐着。她的心中充满了愁思,连女红都懒得做了。这里的“缝衣”不仅仅是指具体的针线活,也象征着她日常生活的琐碎事务。

“燕子家家入,杨花处处飞”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反衬出女子的孤独。燕子都飞回了各自的家,杨花也随风四处飘散,而她却没有等到丈夫的归来。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她的寂寞与无助。

最后,“空床难独守,谁为报金徽”表达了女子内心的痛苦与无奈。她独自守着空床,感到难以忍受,却没有人能替她传递消息给远方的丈夫。这里的“金徽”可能是指丈夫的信物或身份象征,女子希望有人能替她传达思念之情。

整首诗词通过对女子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她在丈夫长期离家后的孤独与愁思。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通过朴实的语言,深刻地传达了女子的内心世界,让读者感同身受。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