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观音门舟夜》描绘了一幅夜晚江景图,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金陵渡口的宁静与深远。
诗的开头,“落日金陵渡,轻帆此暂停”,写的是太阳落山时分,诗人乘坐的小船在金陵渡口短暂停靠。这里的“轻帆”给人一种轻盈、悠闲的感觉,仿佛船儿在江面上轻轻飘荡。
接下来,“水流三楚碧,烟锁六朝青”,写的是江水在夕阳的映照下,呈现出碧绿的色彩,而远处的烟雾则仿佛锁住了六朝古都的繁华。这里的三楚和六朝都是历史名词,三楚指的是古代的楚国,六朝则是指历史上在南京建都的六个朝代。诗人通过这些词汇,巧妙地勾勒出了金陵的历史厚重感。
“渔火殊明灭,沧波入杳冥”描绘的是江面上渔船的灯火时明时暗,与茫茫的江水融为一体,给人一种深远、神秘的感受。渔火象征着人间的温暖与希望,而沧波则代表着自然的广阔与未知。
最后,“夜长人未寐,篷底漏疏星”,写的是长夜漫漫,诗人还未入睡,透过船篷的缝隙,能看到稀疏的星光。这里的“漏疏星”不仅描绘了夜空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索。
整首诗通过对金陵渡口夜晚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诗中的每一句都像一幅画,生动而富有意境,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宁静与深远。
陈长生
陈长生,字嫦笙,号秋谷,钱塘人。太仆寺卿兆仑女孙,巡抚叶绍楏室。有《绘声阁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