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花 其二 玉兰花下作

珊然风格,蓦忆当初,怪似曾相识。
珠娘亭院,携手处、正是花香时节。
扶肩小语,直看遍、琼楼南北。
背粉墙、偷整罗裙,斗影一般清绝。
而今六度春风,叹冉冉芳华,前梦难觅。
湘妃宝屧,归去也、愁弄冰弦瑶瑟。
旧时台榭,料深闭、半庭残月。
剩几枝、冷倚栏干,也无人怜惜。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玉兰花下的深情回忆与感慨,充满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变迁的无奈。

首先,诗词开篇“珊然风格,蓦忆当初,怪似曾相识”表达了作者在玉兰花下的瞬间,突然回忆起过去,感觉一切都似曾相识,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从前。这种突如其来的回忆让作者感到既熟悉又陌生。

接下来,“珠娘亭院,携手处、正是花香时节”描绘了作者与心爱之人在花香四溢的亭院中携手漫步的美好场景。这里的“珠娘”可能指的是作者的爱人,而“花香时节”则暗示了这段记忆发生在春天,充满了生机与浪漫。

“扶肩小语,直看遍、琼楼南北”进一步描绘了两人亲密无间的场景,他们肩并肩,轻声细语,一起走遍了美丽的琼楼玉宇。这里的“琼楼”象征着美好而高远的理想生活。

然而,随着“而今六度春风,叹冉冉芳华,前梦难觅”,作者意识到时光已逝,过去的美丽时光如梦境般难以寻觅。这里的“六度春风”指的是时间的流逝,“芳华”则象征着青春与美丽,作者感叹这一切都已逝去。

“湘妃宝屧,归去也、愁弄冰弦瑶瑟”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与无奈。这里的“湘妃宝屧”可能象征着作者的爱人,而“愁弄冰弦瑶瑟”则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忧愁与孤独。

最后,“旧时台榭,料深闭、半庭残月。剩几枝、冷倚栏干,也无人怜惜”描绘了作者回到旧时的台榭,却发现一切都已物是人非,只剩下几枝冷清的玉兰花在栏干旁孤独地开放,无人怜惜。这既是作者对现实的感慨,也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玉兰花下的回忆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与无奈,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现实变迁的感慨与孤独。

黄燮清

黄燮清(1805~1864)晚清诗人、剧作家。原名宪清,字韵甫,号韵珊,又号吟香诗舫主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