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中元夜偕子彰踏月,约用坡仙韵
明月客中好,云气洗长天。
他乡风景依旧,圆缺数频年。
秋草染成深绿,但见流萤闪火,清极不知寒。
傍水更零乱,倒影碧波间。
泥良夜,携俊侣,不须眠。
人间好事,但愿修到月长圆。
删尽悲思惊恐,铲尽繁华尘俗,清福此身全。
问月月无语,相对更娟娟。
他乡风景依旧,圆缺数频年。
秋草染成深绿,但见流萤闪火,清极不知寒。
傍水更零乱,倒影碧波间。
泥良夜,携俊侣,不须眠。
人间好事,但愿修到月长圆。
删尽悲思惊恐,铲尽繁华尘俗,清福此身全。
问月月无语,相对更娟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在一个中秋之夜,作者与友人在异乡赏月的场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间幸福的祈愿。
诗的开头,作者赞美了客居他乡的明月,认为它格外美丽,天空被云气洗得格外清澈。虽然身在异乡,但风景依旧,月亮的圆缺变化已经见证了多年的时光。这里的“圆缺数频年”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接着,作者描写了秋天的景象:草地染上了深绿色,萤火虫在夜空中闪烁,虽然是秋天,但并不觉得寒冷。水边的景色更加零乱,月亮倒映在碧波之中,显得格外美丽。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冷的氛围。
随后,作者表达了与友人共度良宵的喜悦。他们不需要睡觉,而是尽情享受这美好的夜晚。作者希望人间的好事能够长久,尤其是希望月亮能够永远圆满。这里的“月长圆”不仅是自然界的美好愿望,也象征着人生的圆满和幸福。
接下来,作者表达了去除生活中的悲伤、恐惧和尘世繁华的愿望,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享受清福。这里的“清福”指的是一种内心宁静、无欲无求的生活状态。
最后,作者向月亮发问,但月亮没有回答,只是静静地、美丽地挂在天上。这无言的对望,仿佛月亮也在默默回应着作者的情感,增添了诗的意境和深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写中秋之夜的景色和情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中的月亮不仅是自然景物,也是人生圆满和幸福的象征,体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深切祈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