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无咎
万古纲常六尺躯,可嗤杜老悔为儒。
林间已听鸠呼妇,竹外行看凤引雏。
倘有牛眠先卜兆,岂无盘谷早营菟。
世间忙处应多错,尽把韦弦玩座隅。
唤作三才只此躯,乾坤一日可无儒。
稍余礼义存余脉,亟把诗书教小雏。
黑窣窣时鱼是鲁,声呜呜处虎为菟。
只今时节当如此,可笑迂生独向隅。
林间已听鸠呼妇,竹外行看凤引雏。
倘有牛眠先卜兆,岂无盘谷早营菟。
世间忙处应多错,尽把韦弦玩座隅。
唤作三才只此躯,乾坤一日可无儒。
稍余礼义存余脉,亟把诗书教小雏。
黑窣窣时鱼是鲁,声呜呜处虎为菟。
只今时节当如此,可笑迂生独向隅。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手法,探讨了儒家知识分子的社会价值与个人困境。
前四句以"六尺身躯"比喻人的道德责任:诗人认为维护社会纲常是读书人的天职,调侃杜甫后悔当儒生是矫情。接着用"鸠呼妇""凤引雏"的自然景象,暗喻儒家思想应像鸟儿育雏一样代代传承。
中间四句揭示现实矛盾:诗人说若能像牛一样安稳度日("牛眠")或隐居山林("盘谷"),谁愿意奔波劳碌?但正因为世道匆忙易错,才更需要以"韦弦"(皮绳和弦,比喻自我约束)来警醒自己。
后八句强调儒者的时代使命:诗人认为人之所以为"三才"(天地人),正因有儒者传承文明。即便礼义衰微("黑窣窣"指世道昏暗),也要坚持教书育人。"鱼是鲁""虎为菟"用谐音讽刺世人混淆是非,而真正的儒者却像固执的"迂生",始终坚守自己的角落。
全诗妙在将严肃的儒家担当,用鸟兽谐趣来表达。既自嘲读书人的固执,又坚定认为乱世更需要文化传承,在幽默比喻中透出知识分子的骨气。
熊禾
熊禾(1247~1312年),字位辛,一字去非,号勿轩,晚号退斋。元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建阳崇泰里(今莒口乡)人,世居云谷鳌峰之阳熊墩。幼年颖慧,有志于濂、洛、关、闽之学。访朱熹门人辅广,拜其为师,游浙江,受业于刘敬堂,得朱熹晚年同黄干论学之要旨。登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进士,受任汀州(今属福建)司户参军,颇有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