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之青山乃衣冠文物之地潜斋刘公实居是焉仆往岁与象山樊公天民长灯卓公宜之皆尝读书于斯暇日潜斋与吾二三子徜徉山水閒以诗酒自娱如此者十有馀年后仆回里诸公亦渐散处近云此地为郁攸所废良可叹也兹闻潜斋宅甬东去仆书

弹铗归来感旧游,天涯何处话离愁。
青山有分长为客,白发无情忽上头。
冠盖尽随云影散,楼台近逐电光收。
闻君近卜江边宅,仍许閒情共白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诗的开头,诗人提到自己回到了故乡,回想起曾经与朋友们一起游历山水的日子,心中充满了对旧时光的感伤。他感叹,如今大家各奔东西,天涯海角,再难相聚,离别的愁绪无处诉说。

接着,诗人用“青山”和“白发”来对比时间的流逝。青山依旧,象征着那些美好的回忆和情感依然存在,而白发则是岁月无情的痕迹,提醒着诗人年华老去。这种对比突出了诗人对青春逝去的无奈和对过往的留恋。

随后,诗人描绘了现实的变迁。曾经繁华的冠盖(指权贵)和楼台,如今都已消散如云影,破败如电光,象征着那些曾经的辉煌和美好都已不再。这种景象让诗人感到惋惜和叹息。

最后,诗人得知朋友潜斋搬到了甬东的新宅,虽然彼此相隔,但诗人仍然希望他们能像从前一样,在江边共享闲情,与白鸥为伴。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尽管时光流逝,但他依然希望能与朋友保持联系,共同享受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了诗人对青春、友情和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袁士元

庆元路鄞县人,字彦章,号菊村学者。幼嗜学,性至孝。以荐授鄞学教谕,调西湖书院山长,改鄮山,迁平江路学教授。后擢翰林国史院检阅官,不就。有《书林外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