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无讼堂》表达了一种希望社会和谐、减少纷争的愿望。诗人通过描绘一个名为“无讼堂”的地方,传递出对和平与宁静的向往。
首先,诗人提到“欲为袁人弭谤声”,意思是想要为人们平息那些不必要的争吵和诽谤。他希望通过建立“无讼堂”来减少这些纷争,让社会更加和谐。
接着,诗人描述了“无讼堂”周围的景象:“他时茇舍棠休剪,近日环扉草已生。”这里的意思是,过去这里的房屋和树木都被人为修剪,但如今,自然生长的草已经包围了门扉,象征着一种回归自然、减少人为干预的理念。
然后,诗人提到“自是索瘢求大察,却疑束矢听难明。”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人们追求细节、过分挑剔的反思。他觉得,有时候人们太过于纠结于小事,反而忽略了更大的问题,导致难以真正理解和解决问题。
最后,诗人强调“要知本乐农桑处,请看东郊垅上耕。”他提醒我们,真正的快乐和满足来自于简单的生活,比如在农田里耕种。东郊的农田上,人们辛勤劳作,生活朴实而充实,这是社会和谐的根基。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无讼堂”及其周围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减少社会纷争、回归自然、追求简单生活的向往。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提醒人们关注真正重要的事物,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宁静。
阮阅
阮阅(约公元1126年前后在世)字闳休,自号散翁亦称松菊道人,舒城(今属安徽)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北宋末前后在世。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榜名美成),做过钱塘幕官,自户部郎官责知巢县,宋徽宗宣和中任郴州知州。南宋建炎初,(公元1127年)以中奉大夫知袁州。致仕后定居宜春。初至,讼牒颇繁,乃大书“依本分”三字,印榜四城墙壁。郡民化之,谤四厅为无讼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