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园林的宁静景象,表达了诗人闲适淡泊的心境。
前两句写园中景色:苍翠的植物经过一夜秋霜依然挺立,整个园子在秋色中显得更加幽深。这里用"经宵在"暗示秋霜的寒冷,但植物依然顽强。
中间四句用具体景物进一步渲染秋意:秋风吹得燕子想要南飞("欲去燕"),月光下传来熟悉的捣衣声("砧"是捣衣石);碧绿的石头点缀在长满莎草的小路上,寒冷的雾气笼罩着竹林。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清冷幽静的秋夜氛围。
最后两句转入抒情:诗人悠闲地饮酒作诗,认为这样清雅绝俗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知音。这里的"杯瓢"代指简朴的生活用具,"清绝"既指环境清幽,也暗指自己高洁的志趣。
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将自然景色与个人心境完美融合,展现了文人雅士远离尘嚣、寄情山水的闲适生活,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朱庆馀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