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事

吾父矢报国,战死于蓟丘。
父马为贼乘,父尸为贼收。
父雠不能报,有愧秦女休。
乘贼不及防,夜进千貔貅。
杀贼血漉漉,手握雠人头。
贼众自相杀,尸横满坑沟。
父体舆榇归,薄葬荒山陬。
相期智勇士,慨焉赋同仇。
蛾贼一扫清,国家固金瓯。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述了一个为父报仇的悲壮故事,语言直白有力,充满血性与家国情怀。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血泪家仇 开篇用白描手法交代背景:父亲战死沙场,战马被敌人骑走,遗体也被掳走。女儿痛恨自己不如古代烈女秦女休(东汉为父报仇的典故)那样果断,愧疚感强化了复仇的决心。

2. 夜袭复仇 "千貔貅"比喻精锐部队,趁着夜色突袭。血腥的厮杀场面通过"血漉漉""手握人头"等细节变得极具冲击力,而"贼众自相杀"的混乱更凸显了复仇者的勇猛。最终用棺材运回父亲遗体草草安葬,凸显战争的残酷。

3. 家国大义 结尾跳出个人仇恨,呼吁更多勇士共同保卫国家。"蛾贼"指叛乱势力,"金瓯"比喻国土完整,将个人复仇升华到守护国家的层面,展现出古代"忠孝一体"的传统价值观。

全诗像一部浓缩的复仇史诗,既有"手刃仇人"的快意恩仇,又有"以暴制暴"的悲凉底色。最打动人的是主人公从悲痛到暴烈,最终超越私仇的境界转变,让人看到战争中小人物的刚烈与家国情怀的厚重。

毕著

毕著,字韬文,歙县人。王圣开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