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伯温感怀四首 其三

风雨萧萧震广川,前村茅屋冷炊烟。
潮声有信来还去,贼势无时断复连。
胠箧难存悬磬室,污邪化作不毛田。
何时甲洗天河水,月色满城江可怜。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乱年代民生凋敝的凄凉画面,充满对和平的渴望。

开头用"风雨萧萧"营造压抑氛围,前村连做饭的炊烟都显得冷清,暗示百姓生活艰难。潮水涨落尚有规律,但贼寇的侵扰却反复无常,形成强烈对比,突出战乱的持续性。

"悬磬室"指空无一物的房子,"不毛田"指荒废的田地,这两个比喻生动展现了百姓被洗劫一空、土地荒芜的惨状。最后诗人发出深切期盼:什么时候才能用天河之水洗净兵器(停止战争)?月光下的江城本该美丽,此刻却只剩凄凉,反衬出诗人对太平盛世的向往。

全诗通过具象的自然景象(风雨、潮水、月光)与抽象的社会现实(贼势、贫困)交织,在萧瑟画面中寄托了深沉的家国情怀,容易引发乱世中人们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