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自石壁作
湖上风雨回,扁舟返茅屋。
白云忽无色,青山空在目。
回眺匹练明,飞流洒空谷。
宛若匡庐岑,楚艇隔江澳。
惆怅幽鸟啼,犹疑石潭宿。
高树转长河,芳草暗平陆。
时维季夏暮,村村稻苗绿。
愧彼农者劳,缅怀高人躅。
青精暮可饭,新篘早堪熟。
何事从人间,怍颜小山木。
白云忽无色,青山空在目。
回眺匹练明,飞流洒空谷。
宛若匡庐岑,楚艇隔江澳。
惆怅幽鸟啼,犹疑石潭宿。
高树转长河,芳草暗平陆。
时维季夏暮,村村稻苗绿。
愧彼农者劳,缅怀高人躅。
青精暮可饭,新篘早堪熟。
何事从人间,怍颜小山木。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从石壁归来的旅途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对农人劳作的感慨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的开头,诗人乘着小船在湖上遇到风雨,最终返回茅屋。这里的“风雨”不仅指自然现象,也可能暗喻诗人内心的波动。他回到茅屋后,看到白云忽然失去了颜色,青山依然在眼前,这种景象让他感到一种宁静与超脱。
接下来,诗人回望远处,看到像白色丝绸一样的瀑布从高空中飞流而下,洒落在空谷中。这让他联想到庐山的美景,感叹自然的壮丽。然而,他的心情并没有完全平静,听到幽鸟的啼叫,他感到一丝惆怅,仿佛还在石潭边的宿营地徘徊。
诗人继续描绘周围的景色:高大的树木映照在长河上,芳草在平地上显得暗淡。此时已是夏末,村庄里的稻苗一片翠绿。看着农人们辛勤劳作,诗人感到愧疚,觉得自己与他们的辛勤相比显得无所作为。他怀念那些隐居的高人,向往他们那种远离尘世的生活。
最后,诗人提到“青精”和“新篘”,这是隐居生活中的简单饮食。他感叹自己为何还要在世间奔波,面对小山和树木时感到羞愧。这里,诗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他对自然的热爱、对农人劳作的敬意、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身处境的反思,都在这首诗中得到了体现。诗中的情感真挚,语言清新自然,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丰越人
明浙江鄞县人,字正元,号天放野人。丰坊孙。有《丰正元集》,一作《天放野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