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寒夜》描绘了一个在寒冷冬夜读书到忘记时间的场景。诗人沉浸在书中,以至于忘记了休息,连温暖的被褥和香炉的烟都忽略了。这时,一位美人(可能是诗人的妻子或伴侣)生气地夺走了灯,质问诗人是否知道现在已经是几更天了。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通过一个简单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读书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时间的忽视。诗人用“寒夜”“锦衾”“香尽炉无烟”等词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寒冷的氛围,突出了读书的专注和投入。而“美人含怒夺灯去”则突然打破了这种宁静,带来了戏剧性的转折,让读者感受到生活中的小冲突和幽默。
最后一句“问郎知是几更天”不仅是对诗人的提醒,也隐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这句话既是对诗人读书忘时的责备,也透露出美人对诗人的关心和担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对话,展现了读书的乐趣、生活的琐事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让读者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到生活的真实和温暖。
袁枚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